字典

𤊽字的意思

𤊽
𤊽
拼音liào liǎo 注音ㄌ一ㄠˋ ㄌ一ㄠˇ
部首火部部外笔画9画总笔画13画
五笔DUJO仓颉KCAF郑码GDKU结构上下统一码242BD笔顺一ノ丶丶ノ丨フ一一丶ノノ丶

基本解释

统一码

𤊽字UNICODE编码U+242BD,10进制: 148157,UTF-32: 000242BD,UTF-8: F0 A4 8A BD。

𤊽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B区(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)。

异体字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 𤊽

𤊽【巳集中】【火部】 康熙筆画:13画,部外筆画:9画

《玉篇》力弔切,音料。祡𤊽,祭天也。

《唐韻》力照切,音療。《說文》祡,祭天也。从火从昚。昚,古文愼字。祭天所以愼也。《廣韻》凡从尞者作𤊽,同。《集韻》本作尞。同燎𥛰。◎按說文,廣韻,𤊽燎俱分載。

《集韻》憐蕭切,音聊。義同。通作尞。

朗鳥切,音了。放火也。本作燎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𤊽【卷十】【火部】

放火也。从火尞聲。力小切

说文解字注

(燎)放火也。此與尞義別。盤庚曰。若火之燎于原。大雅曰。瑟彼柞棫。民所燎矣。箋云。人熂燎除其旁草。小雅。燎之方揚。箋云。火田曰燎。玄應引說文有火田爲燎。王制曰。昆蟲未蟄。不以火田。从火。尞聲。力小切。二部。按詩釋文引說文、字林尞力召反。燎力小反。

©2023 qubige.com